孙麒姓名测试 江苏睢宁茅竹岗孙氏源流及族谱简介

小编 23 0

江苏睢宁茅竹岗孙氏源流及族谱简介

江苏睢宁茅竹岗孙氏族谱

光绪七年版族谱

睢宁茅竹岗孙氏尊元末明初的凝、澍二公为始迁祖。元末时,凝、澍二公由洛阳迁徙至山东长青,后又由长青迁徙到徐州睢宁茅竹岗定居,其后裔主要居住在睢宁,宿迁耿车镇、蔡集乡、王官集、龙河乡,安徽泗县、灵璧县、五河县、明光市、滁州等处。

1991年版族谱

源流简考

据嘉庆元年《睢宁孙氏谱序》云:“据云鼻祖澍公,由洛阳籍迁东省之长青,自长青移徐转睢邑。”

道光七年《孙氏族谱序》云:“始祖澎公,由洛阳而迁山东长青县;自长青而南徒徐郡;由徐而之睢西茅竹岗,其旧居焉。茅竹冈之有孙氏,自凝、澍公始。澍公之来睢也,世远年湮,频沦於水火,旧谱不可稽矣。”

刘圩乡孙庙《孙氏族谱序》云:“溯吾族,自凝、澍二公,由洛阳迁山东长青县,自长青而南徒徐郡,由徐郡而之睢西茅竹岗,其旧居焉,东孙家庙其新迁焉。澍公以上失考,凝、澍之胞兄也,故澍公起合为一世。”

终上所述:该支孙氏始祖孙凝、孙澍二公由元末明初时从洛阳先迁徙到山东长清,后又迁徙到徐州南睢宁茅竹岗。

2008年版族谱

家谱编修

该族现存的该族族谱有四个版本:一是光绪七年的手抄本,二是1954年手抄本,三是1994年版的线装本,四是2008年版的精装本。

乾隆46年,黄河决口,庐舍淹没,旧谱随亡。自嘉庆之后,孙氏各支自立支谱。刘圩孙庙孙氏于嘉庆19年修谱,咸丰11年重修,光绪29年再修。茅竹岗、孙糖坊、祁庄三处孙氏于道光7年重修族谱,1955年再修。王林孙庙、高作西孙庄、朱集、凌集孙氏于1954年重修支谱。李集西圩孙氏于光绪8年修谱。丁后山孙氏于民国年间修谱。

1991年12月,由远兴、文远、华远、传胜、传贤、叙英、叙彬、颖斯等人发出倡议,1992年8月召开各地代表会议,1993年2月召开编辑会议,集中残谱,进行采访。先后北上山东长青、枣庄,东至涟水、泗阳、沭阳、泗洪,南奔安徽泗县、五河、嘉山、滁州、浙江富阳、余姚等处。1994年族谱告竣,这次族谱是自乾隆以后,第一次完成全族合谱。

据先代累世传说及老谱、牌位等资料记载,该族孙氏原堂号为“映雪堂”,光绪版和200年版皆是以凝、澍二公为始迁祖,唯独1994年版《孙氏宗谱》的世系上延到乐安孙氏始祖孙书,并将堂号更之为“乐安堂”。

2008年,由永远、长远、士远、远会、家翠等人发出倡议,并续修了家谱。该谱分上、下两卷,精装本。这次续修不仅将1991年接续的错误世系改正和恢复原来的堂号之外,还在家谱中增添了孙氏文化、族史研究、孙氏历代名贤等内容。

孙氏宗祠

分布村庄

根据族谱记载:该族孙氏原来居住在河南洛阳,元末明初时有孙凝、孙澍二公先迁徙到山东长青,后又迁徙到徐州睢宁。现该族孙氏主要分布在:

睢城镇:朱楼长青、孙庄、九棵柳、吊桥、王井、五里塘、吴庄、方杨、花园、陈庄、前元、后元、王楼村等。

桃园镇:孙糖坊、彭井、孙庄、苏河村等。

官山镇:大孙庄、许生、张集、田李村、李村、小胡庄、小何庄、水张村、宋山村、二庙村、杨怀村、新民村、孙庄、窦山、张洪、岳店、朱杨村等。

邱集镇:大孙庄、邱集村、西吴庄、小王庄、邦彦村、王宇圩村、小孙庄、旗杆村、骑路庄、碾盘村、倪村、孙庄、马道庄、姚圩村、郑庄、余庄、孙庙、张庄、魏圩、腰圩、大主村、小胡庄、前元庄、朱开村、小苏村等。

凌城镇:孙庄、陈李村、凌龙村、夏圩村、旗杆村、袁庄、王耿庄、永丰村、凌闸村、张付村等。

沙集镇:孙庄、大顾村、杨瓦村、陆园村、大李庄等。

高作镇:孙庄、郭洼等。

梁集镇:孙庙、孙庄、梨园、西孙庄、王瓦村、王楼、双井、七井、高楼、李圩等。

魏集镇:孙庄、张圩庄、孙沟、桑庄、徐庄、张集等。

庆安镇:孙赵庄、龙集、小李集等。

王集镇:孙楼、南门村、王集村、卜马村、刘庄、杨集、李庄、平楼、苏塘、胥南村、马浅村、沈西村等。

岚山镇:孙庙、何圩、孙庄、高集、丁山、侯庙、张庙、骑马村、杨庄、岚山村、吉宝村、冯赵村、土山村、西孙庄等。

另外还有部分族人迁徙到外地,主要分布在:

丰县大华镇大史楼;

淮安韩桥乡张圩村;

宿迁开发区大华村孙庄、南蔡集、耿车三义村孙庄、耿车镇赵庄、皂河镇孙柳村、王官集牛刘圩、花园、唐圩、王集、万林、龙岗、泗洪县归仁镇山河村、宿城区双庄、蔡集孟湖村;

安徽泗县黄圩镇前周庄、胡陈庄、小花庄、大孙庄、骆庙村、山头镇后马庄、找沟、孙宜庄、刘圩;

安徽灵璧渔沟镇跃山村、刘塘、崔楼、孙庄、梁庄;

安徽嘉山县横山村等等。

谱序摘录

睢宁孙氏谱序(刘圩乡孙庙)

家由谱,犹国有史,谱也者,明昭穆,别亲疏,联族人而一之,俾异代之后,得所考核而不紊。自族谱废,而人忘其祖矣!非故忘之也,世远年湮,流传已久,耳不及闻,目不及睹,势不得不然尔。然溯流穷源,日系於人心,而敬宗收族之道,仁人君子用是凛凛焉!

甲申岁,敷遵金侯谕董事学宫时,孙公与同者并监修孝子祠,风雨聚处三阅月,稔知其立品端正,留心本源,深佩服之。据云鼻祖澍公,由洛阳籍迁东省之长青,自长青移徐转睢邑。文榜武科累代联绵,五传至明。明经廉夫公,正德年御寇尽孝,乃建祠於学宫,至今春秋享祀不绝。惟子孙蕃衍,谱牒沦逸,往往有同宗,觌面不相识者,有犯祖先名讳,而罔忌者,何可任其凌夷,不思所以惇睦之也!敷闻之,益悚然起敬,知与同精神志意注厝之处,必先其远者、大者,足以述先德而示方来,则家乘之修,远支近脉展卷了然。庶几不致九族乖离,五服舛错,俾后世子子孙孙水木兴思,箕裘在念,浸昌浸炽绵绵千祀而不已。迄丁亥岁,谱牒编辑已就。向敷下询,并嘱一序。自揣谫陋,何敢掭觚,因叨素好,难以坚辞,故展拜而序之。

时嘉庆元年岁次丁亥小阳月中浣谷旦

岁进士侯补儒学教谕眷晚生邱泽敷顿首拜纂

自序(毛竹冈孙塘坊祁庄)

始祖澎公,由洛阳而迁山东长青县;自长青而南徒徐郡;由徐而之睢西茅竹岗,其旧居焉。茅竹冈之有孙氏,自凝、澍公始。澍公之来睢也,世远年湮,频沦於水火,旧谱不可稽矣。累代名讳,无不了若指掌,上焉名讳,虽有可考;下焉支派,久则难追,但合族人丁愈众。迁居散处,族谱一二人难以约序,仅即一二支派,姑序门谱,以志一门之世系,不至紊乱耳!况自兹以往或各支愤然兴起,慨然修谱,合之又未尝不可,为一序合族之谱也。后之人踵而修之,亦可无难焉,是为序。

时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孟冬中浣 谷旦

十四世孙广善广阔十五世孙赓禹同拜撰

自序(毛竹冈孙塘坊祁庄)

家政莫重於谱牒,上自祖宗,下至子孙,旁及昆弟,推极百世而远之途人,夫非一人之身之毛发乎?欲其枝条节叶之蕃衍,百世不易,惟谱可以将其涣者而萃之也。

溯吾氏先祖籍隶洛阳,迁山东之长青县,由长青移徐,转徒睢邑,遂卜居於茅竹岗焉。后嗣或以文科显,或以武榜传,迨五世祖,明经廉夫公,以纯孝著,至今享祀不绝。然上焉者易考,下焉者难稽,中更水旱流离,播迁散处四方,若顺河集、丁字山、赵家集、找沟山、暨大洪山、岚山诸同姓,世远年湮,源流失考,无由详其分。自何祖,虽欲合而谋之无由也。查雍正年,吾曾祖锦衣公,乾隆年,吾叔祖凤山公,继继乘乘有支谱之修,族人苦贫未付剞劂,善恐久而失也,用兹惴惴增修成帙。善以继先志,录其世系,撮其支派,名曰支谱节要。至於支分派别,善延访未确,无所考据者,姑阙焉。可耳若夫绍明,先德焜耀,方耒合同姓而为一谱。俾亲者不疏,疏者可亲,是所望於后之孝子顺孙详而考之,踵而修之,相引於勿替也己。

时道光七年岁在丁亥孟冬上浣吉日

十四世孙 广善百拜谨识

孙氏族谱序(刘圩乡孙庙)

国之所重者,史家之所重者,谱联脉谊,辨亲疏,别长幼,明昭穆,尊祖之道於是乎?在谱之时,义大矣哉!吾族先世,旧有草谱,付悻未果,曾会乾隆年间河决,庐舍湮没,谱遂沦亡,继以丙午奇荒,巳酉又水族之人琐尾流离,以致门祚就衰,而世系渐失其传矣。且夫士庶之家,以修谱为大端,水源木本,悉仁慈之恩,派分支别,伸亲睦之义,孝子慈孙有志创修,而欲始祖之由来。继绪故老皆无在者,夫世即远,而无征,族又散而莫纪,及今不事举修,将失而愈失,后此之为力更难。用是甲戍秋,大集族人,自澍公起,按房追叙,各成支谱,谱写十余部,分收珍藏,以为绵延替之绪之,始基倘我后人参考,旧阙网罗散失,踵而修之,补是谱之所不逮,是则今之祭祷,而祝之者也。余本弱冠,遵祖父之命,不敢不序。

嘉庆十九年岁次阏阉逢茂毕亥月上浣谷旦

十三世孙凤竹顿首拜序

序(刘圩乡孙庙)

吾族耕读传家,忠孝教子。正德壬申刘寇破睢,清公幼孤,事母至孝李氏。贼将至,或观劝行之,清以母柩在堂,坚志不去。清公三子(珂、瑁、玳),清公效微子之意,命子潜逃,以存后嗣。珂、瑁、玳遂匿迹於浪子湖,即今之浪子社,孙家庙是也。未几贼至,大肆剽掠,清守柩号泣,贼首义之,给矢插其门,令勿入孝子庐,邻里存活千余人,贼平,江公奉请旌,为孝子建祠奉祀。

正德十一年,吴公命工磨,录孝公姓名,行实刻於其上,复作亭覆之,期永久也。康熙五十七年,刘公立孝祠於学之西,与王休征并祀,年久倾陊,嘉庆元年,儒学训导同宗复建於学之东,偏与忠义节烈鼎立,春秋享祀不绝,溯吾族,自凝、澍二公,由洛阳迁山东长青县,自长青而南徒徐郡,由徐郡而之睢西茅竹岗,其旧居焉,东孙家庙其新迁焉。澍公以上失考,凝、澍之胞兄也,故澍公起合为一世,但合族人丁众多,迁居散处,难以约序,仅即一二支派,姑序支谱,以志一门之世系不至紊乱耳!况自兹以后,各支愤然兴起修谱,合之又未尝不可,为孙氏之全谱也。

十三世孙绍基顿首拜志

重修孙氏家谱序

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谱也者,踵而修之,所以光前裕后也。寻坠绪之,茫茫罗瓜蛌之,绵绵亲睦之道於是乎?在由卫迄今有年矣。自先祖澍公,由洛阳迁山东之长青,移徐徙睢,至五世祖清公,孝行特著,府志邑乘,并一统志,彰彰可考。然建祠修谱,旧有规范,故后世子子孙孙赖有传人。况由甲戍迄今,未又四十余年。因相月游学宫,宗祠颓坏,触目伤心,不敢坐视,邀族捐资,重修孝子祠。及庚申春,西匪横逆,杀伤掠焚,庐舍焦土,士民逃散,祖谱焚失者多,余恐宗序之沦亡,流离无稽,不得不本旧谱之昭穆,集其散失,或在(山献),或在原,近搜绍远,次序不紊,踵而修之,以为后世法。余谫陋无知,以志后之肖子贤孙,可相传於勿替也。

时皇清咸丰十一年岁昭大渊献橘如月上浣谷旦 十三世孙 风竹顿首拜序

家谱重修自序(茅竹岗祁庄)

吾姓家谱於清雍正年锦衣祖,乾隆年凤山祖,相继编辑,名为支谱,至道光丁亥年广善祖、广阔祖、赓禹祖三人同意按照旧谱录其世系,撮其支派,复修一次。酌定三十年一修,以免支派混淆,班次紊乱。由道光七年而来,至於今,百有余岁,未经重修。故常见有同宗觌面不识者,有不知亲枝近叶者,有忘记先祖名讳,并不知子孙班字者,皆由於未及时修辑故也。用兹惴惴恐久而失,邀同族侄传祯等勉强努力,遵旧谱世系支派,挨门逐户一一查清,将其先代祖父,后世子孙,按五世一抬,画系分支,详细注明,以便后人之稽考。然各支之中亦有先人名下未曾结序者,或因后世无传,或因迁移他处,一时失考,姑阙之。俟后日考查清楚再补序,是所望於后之贤子孙矣。

时中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五年岁次乙未三月三日谷旦 十七世孙信山十八世孙传祯十九世孙家荣同拜谨识

孙氏支谱重修自序 朱楼茅竹岗高作西孙庄睢城祁庄王林乡孙庙朱及乡凌集

木有本,而水有源,国有史,而家有乘。家乘者,所以敬祖宗,明昭穆,联族人,即人之本源。

自元末时,凝、澍二祖由河南洛阳迁至山东长青县,由长青南移徐州,由徐又徙至睢邑西茅竹岗居焉。后因年代久远,生齿浩繁,多择地迁移,吾之先祖由茅竹岗迁居於此。

清雍正年锦衣祖,乾隆年凤山祖,相继修辑,名为支谱。至道光丁亥年,广善祖、广阔祖、赓禹祖同心协力,按照旧谱录其世系,撮其支谱,复修一次,酌定三十年一修,以免支序混淆,班次紊乱,由道光七年而来,至於今,百有於岁,未曾重修。常见有同宗觌面不识者,有不知亲枝近叶者,有忘记先祖名讳,并不知后世子孙班字者,皆由於未及时序修故也。

用兹惴惴恐久而失,邀茅竹岗吾族侄信山勉强努力,遵旧谱世系支派,挨门逐户一一查清,将其先代祖父,后世子孙,按五世一抬,画系分支,详细注明,以便后人之稽考。然各支之中亦有未曾结序者,或因后世无传,或因迁徒他处,一时失考,姑阙之。俟考查清楚,再为补序,是所望於后之贤子孙矣。

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岁次乙未年巧月上浣谷旦十六世孙益亭十七世孙信山十八世孙汉章 同拜序

序 睢城乡祁庄支

中孙支。孙氏自又重修,是步德传家远,五世序列。吾支谱,始祖上世失考,其旧谱所载世系,兹由秉乾公入谱,序列八世,至五曾祖宗,字排班此谱,是前清道光七年,岁在丁亥孟冬月上浣吉日,累代可以稽考,道近观宗支,繁衍代远年湮,吾人谱若久不重修,恐支系失序,下后人无可结入,难归嫡宗,支系紊乱,难能考查。余由步字班以列序至远字班,共五世排列,俟日再要重修谱,有嫡派近支可续无难为耳,是为序。

时公历一九五四年岁在甲午季春上浣吉日

十八世孙传道百拜谨识

家谱序(岚山乡丁后山支谱)

盖闻国有史所以明纪纲家有谱所以志世系国无史则纪纲乱家无谱则世系紊谱之不可不立(虫蛀)皆由於谱之无徵之故也族谱之不续其弊可胜道哉

粤稽我孙氏之传由来久矣但传始祖万孕所居牛山暴子固溪逼窝或居粪堆未可知也欲溯源而上无有所据不敢谬为附会溯流而下犹能粗举其大概然谱必自(虫蛀)详其所自(虫蛀)下及高曾考以(虫蛀)者所以示不忘也吾思吾等何为丁后也始祖被红巾之乱居处难安慨然叹曰君既不能有其国臣又何能有其家遂洁身窜迹即今睢宁县兰陵率六公而聚庐与孙山后异日改名丁字山

长二三四五外出无稽六公名及志传子谦让意族大人众隐匿老谱混乱支派曾经任重记其大略重修支谱遂使次序不乱诚不幸中之幸也奈数传而后运会不通复遭匪躏当咸丰年间捻股突至防守不及毁於兵火遭一炬之灾遗万代之恨而谱於是乎又将失之族人等(干爱藩)清风木以与思睹霜露而怀惨慨(蛀)之遗(蛀)不惟蹈数典忘祖之愆实贻灭宗祖乱伦之耻於斯时也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抑郁难伸尽成愁惨之态愤闷莫释悉含悲泪之容吁嗟乎欲不续而不得欲详续而不能适如跋胡疐尾之若诚可悲也夫不得已只经宜权变

自始祖而起其中间数代始且(蛀)阙以后查访再补暂记始终以白吾志以表寸心以也不忘追远之意耳盖续谱之事理宜不可有隐匿私情凡一且有同姓外来欲认为同宗者不可不列有女户之田者不可不列有无丁取过继者不可不列有出外散居异地者不可不记或有某支无嗣无人传述者不可不祀或有出外为官为宦者不可不祀或有功名者不可不记例不可胜举下有民国年间正月吉日重人异事老谱或以重修支谱遂使次序后代贤孙成守又将失族人等乐辅常怀臣禹传习感风木以与思睹霜露而怀谱氏之遗不可不立也

孙氏宗祠内照片

族史探源

一九九四年版的家谱由远兴、文远、华远、传胜、传贤、叙英、叙彬、颖斯等人编修,谱中刊有《睢宁孙氏家乘序》、《家谱重修自序》、《重修家谱序》等多篇谱序,其谱序皆云:“吾族自凝、澍二公由洛阳迁山东长清县,自长清而南徒徐郡,由徐郡而之睢西茅竹岗,其旧居焉……”,但是受大环境影响,该谱将世系上延至乐安孙氏受姓始祖孙书。具体表现在:

嘉庆元年(1796)邱泽敷纂写的刘圩乡孙庙《孙氏谱序》中本是“据云鼻祖澍公由洛阳籍迁东省之长青。”(详见1994年版第1卷第11页。),后改为“据云五十六祖澍公由洛阳籍迁东省之长青。”(详见1996年再版第1卷第3页。)

该序中本是“五传至明”(详见1994年版第1卷第11页。),后改为“六十传至明”。(详见1996年再版第1卷第3页。)

道光七年(1827)孙广善等人撰写的毛竹冈、孙塘坊、祁庄《孙氏谱序》中本是“十四世孙广善、广阔,十五世孙赓禹同拜撰。”(详见1994年版第1卷第12页。),后改为“六十九世孙广善、广阔,七十世孙赓禹同拜撰。”(详见1996年再版第1卷第4页。)

最重要的是,上接的这段世系(该族始迁祖凝、澍二公与乐安受姓始祖孙书),多与史实有误,现将一九九四年版的睢宁《孙氏宗谱》远祖世系罗列于后,并分段探讨,有些地方,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今仅只录之供考。

(1到10世)孙书孙凭孙武孙明孙膑孙胜孙盖孙知孙愈孙益

一世祖孙书。该谱云:字子占,为齐大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生一子凭。孙权《天子自序》云“孙书字孙占,伐莒有功,而以其字得姓孙”。富阳仪凤、鄄城等谱云其“生三子:长骏,次冯,三骥”。江西万载等谱载其“生于鲁隐公辛酉年二月二十八,食采万州武陵”。江苏云阳等谱谓其“名曰孙恒书”。江苏册塘等谱谓其“字子占,孙蒯之子。”

二世祖孙凭。该谱云:字起宗,齐卿。孙权《天子自序》、富春仪凤、富春城南、万载濠田、鄄城、余邑等谱等谓其名曰“孙冯”。万载濠田等谱云其“字超宗,配齐郡邵氏”。富春仪风等谱谓其“为魏将”。云阳谱谓其“字信端,居兖州府曲阜县白塔村。”

三世祖孙武。该谱云:字长卿,又名爱,祖居山东棣次,今之惠民。平湖、荆西等谱等谓其为“孙武子开”。万载濠田等谱谓其“娶吴郡秀氏”。云阳谱谓其“字德绳,吴封为昌国公,著兵法十三篇行于世,生孙明、孙朗”。

该谱云:“孙武祖居山东棣州厌次,今之惠民。”关于孙武的祖籍问题,广饶、惠民、临淄等地各自为说。惠民说的根据是在先秦史料查无乐安地名情况下,《新唐书》中乐安就是唐代乐安郡治所惠民,因而说惠民是孙武故里;博兴说的根据是,在《汉书·地理志》中最早记载的乐安县在今博兴,故说博兴是孙武故里;广饶说坚持《新唐书》中的乐安是指先秦古乐安,今在广饶境,故又说广饶是孙武故里。目前,尚无定论,该谱却说即“今之惠民”,不知有何依据。

四世祖孙明。该谱云:字景浩,以父功食采睦州之富春,生子二服、膑。《新唐书》仅记“食采富春,后为富春人”。末见有“睦州”说法。孙权《天子自序》谓其“字之元,以父功袭荫,复以孝廉封富春侯”。余邑、姚江、富春城南、龙门等谱谓其“字景浩,以父功食采富春”。云阳等谱谓其“字景清,生孙顺、孙显”。富阳仪凤等谱谓其“字子玄,举孝廉,袭荫富春侯”。万载等谱谓其字“封幨,配花西睦氏,生孙服、孙膑”。富阳龙门等谱谓其“生孙儒”。平湖、吴溇、泗安等谱等谱谓其生子“孙口(汗+干)”。鄄城等谱谓其生“孙顺”。

五世祖孙膑。该谱云:字伯灵,居山东鄄城。《新唐书》记其为孙髌,未载其事,其他各谱皆谓其名日孙膑,齐军师。富阳仪风等谱谓其“字加谋”。余邑、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字嘉谋”。万载等谱谓其字“腔温”。孙权《天子自序》谓其“仕魏”。富春龙门等谱谓其“生于阿鄄之间”。鄄城等谱谓其“字嘉谋,号百灵,生孙庆、孙胜。”

据考:孙武与孙膑的活动年代相差一百五十多年,该谱沿用《新唐书》的说法,说孙武与孙膑是祖孙关系,此说欠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只是说明孙膑是孙武的后裔,而不知道是第几代孙,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硬说孙膑是孙武的孙子。孙武与孙膑相差一百五十多年,怎么可能是祖孙关系呢?

根据《新唐书》记载,孙武的后裔孙福参加了赤眉起义 (由于该谱远祖世系基本上是抄袭《新唐书》,故该谱中也有记载。),其卒年不会早于王莽天凤五年,即公元前18年,而孙武的生年不会晚于公元前552年,时间相隔570年,以30年一代计算,应该有19世。而《新唐书》的记载只有13世,每世相隔50余年,试问:难道孙武世世代代晚婚晚育?再者,众所周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乐安孙氏家族的世系很不可靠,尤其是汉代之前的世系,可以说基本上是伪造的。

六世祖孙胜。该谱云:字国辅,秦将。江苏云阳等谱谓孙膑“生孙哲,孙哲生孙寮,孙寮生孙荣,孙荣生孙端,孙端生孙宪,孙宪生孙胜。”鄄城、富春城南、香山等谱谓其“娶宏农杨氏”。富春龙门等谱谓其“仕楚”。富春仪凤、鄄城等谱谓其生三子:“孙盆、孙盖、孙口(上公下皿)”。

另据“太原王氏源流序”上说:王氏第十六世“王离,贲子,字明,秦大将军,封武城侯。秦二世时离击赵围赵及张耳钜鹿城,为项羽所虏。娶孙氏,系秦将军孙胜之女,子二,长曰王元,次曰王威。”这个孙胜,在我们很多孙氏的世系上都有记载。都说他孙膑的儿子,我们现在可见的孙氏家谱中没有记载他女儿的情况,(古代也不允许女儿入谱。)但是王氏家谱中却详细了记载到“娶孙氏,系秦将军孙胜之女。”

如果这两个孙胜是同一个人的话,如果王氏谱记载正确的话,那么咱们孙氏家谱中记载的孙氏世系就值得深究了。我们知道,孙武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535年,孙胜的女婿“秦二世时离击赵围赵及张耳钜鹿城,为项羽所虏。”秦二世,约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07年,项羽生活在公元前232到公元前202年,孙武和孙胜子辈相差300余年,但是中间却仅仅相差三代人,这恐怕令人难以信服吧?

七世祖孙盖。该谱云:字光道,汉中太守。《古今姓氏书辨》谓其“字光明”。孙权《天子自序》谓其“字道光”。香山、富春城南、鄄城等谱谓其“娶贾氏”。富阳仪凤等谱谓其官职为“中大夫”。万载等谱谓其娶“河东鞮氏”。

八世祖孙知。该谱云:字万才,秦封武信君。《新唐书》云其“字万方,封武信君”。云阳等谱谓其“字力学”。香山、鄄城、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李氏”。万载等谱谓其“居武信,娶新菜甫氏”。富阳仪风等谱谓其生二子“孙会、孙念”。

九世祖孙愈。该谱云:字甚然,秦封右侍尚书。其他各谱皆谓孙念。香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秦御赐尚书,配京兆幸氏”。万载等谱谓其“娶陈留进氏”。余邑等谱谓其为“右侍尚书”。鄄城等谱谓其为“秦左侍尚书”。富春仪凤等谱谓其为“秦大夫”。云阳等谱谓其生“孙期、孙实”。

十世祖孙益。该谱云:字玄器,秦封东吴侯。《古今姓氏书辨》谓其“字元器”。孙权《天子自序》谓其“字元飞”,富阳仪凤等谱谓其“字元飞,秦封东吴侯,生三子,孙抑、孙卿、孙聊。”富春城南、香山等谱谓其“娶太原王氏”。万载等谱谓其“娶彭城饶氏”。鄄城等谱谓其“字元捻,娶彭城饶氏”。

(11到20世)孙卿孙凭孙询孙骐孙曼孙厚孙瑶孙邃孙倏孙国

十一世祖孙卿。该谱云:字伯高,汉文帝时为侍郎。《新唐书》云其为“汉侍中”。《古今姓氏书辨》谓其为“汉侍郎”。香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安定(宁)卢氏”。鄄城、万载等谱谓其“娶河间俞氏”。燕兜等谱谓其“字伯育”。

十二世祖孙凭。该谱云:字景纯,萧山、吴溇、平湖、苍基、姚江、云阳等谱写做“孙冯”。《古今姓氏书辨》谓其官职为“车骑将军”。香山、鄄城等谱谓其“娶南阳吴氏,事汉武帝”。富春城南等谱写做“孙洪”。万载等谱谓其官至“讨虏将军,娶上官氏”。云阳等谱谓其生“孙诚、孙询”。

在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对于祖上名讳,一般人都不敢轻易冒犯。但是这个孙凭竟然与二世祖同名,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可能吗?除非他对祖上名讳一无所知,他才敢起这个名字。但是如果他对祖上名讳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这段世系又从何而来呢?

另外,该谱云孙凭“汉武帝时封为将军”。据考,汉武帝约在公元前156到公元前87年在世,上文已述其六世祖孙胜的女婿约在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07年在世,言下之意,七世与十二世之间却仅仅相隔百余年,这显然不合乎情理。

十三世祖孙询。该谱云:字会定,汉宣帝时为安定太守。《新唐书》云其“字会宗,安定太守”。富春仪凤等谱谓其“生三子:孙凤、孙鸾、孙骥”。鄄城等谱谓其娶“拓跋氏,事汉宣帝”。富春城南、香山等谱谓其“娶太原郭氏”。万载等谱谓其娶“睢阳古骆氏”。

该谱还说:询生鸾、骐。鸾生福,福居太原中都。《元和姓纂》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西河太守会会宗裔子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难,遂家焉。”《后汉书 独行列传》的刘茂传中,确有太原太守孙福遇赤眉之难的具体记载。

“赤眉”是新莽末年兴起于今山东东部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名称。起兵于公元18年,公元27年兵败。汉宣帝刘询约在公元前91年到公元前49年在世。孙询事汉宣帝,从年代上考证,孙福是孙询的孙子是说得通的。但是我们知道,孙武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535年,孙武和孙询相差500余年,他们中间却仅仅相隔10代人,平均50年一代,这恐怕也说不通吧。

十四世祖孙骐。该谱云:字士龙,汉平帝时为安邑令。云阳、新安、万载等谱写做“孙麒”。云阳等谱谓其“字志龙,生孙爱”。鄄城等谱谓其“娶陈氏,生孙通、孙琼”。富春仪凤、龙门等谱谓其“居青州,生子孙夐、孙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扶风班氏”。万载等谱谓其“字士隆,娶太原晷氏”。孙权《天子自序》、富春仪凤等谱写做“孙骥”。

十五世祖孙曼。该谱云:字子远,后汉光武帝时为太守,徙居青州。《新唐书》写作“孙夐,字子远,后汉天水太守,居青州。”香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太原王氏”。万载等谱谓其“娶田氏”。富春仪凤等谱谓其“居青州”。鄄城等谱写作“孙琼,娶冯氏”。

十六世祖孙厚。该谱云:字重殷,大将军掾。富春城南、香山等谱云其“字仲殷,配京兆韦氏。”万载等谱云其配“河间凌氏”。

十七世祖孙瑶。该谱云:字良玉,中郎将。孙权《天子自序》、富春仪凤等谱谓其父“孙淳”,另云“孙瑶有弟曰孙琳”。香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沛国卢氏”。万载等谱云其配“范阳虞氏”。云阳等谱谓其父名“孙原”。

十八世祖孙邃。该谱云:字伯渊,汉顺帝时为清河太守。城南、香山等谱谓其“娶南阳邓氏”。云阳等谱谓其为“青州刺史”。万载等谱谓其“娶兰陵缪氏”。富春仪凤等谱谓其“生三子:孙侍、孙鯈、孙备。”萧山、龙门、云阳等谱谓其父为“孙隆,字德卿”。鄄城等谱谓其生子“孙倏、孙鲂”。万载等谱谓其生子“孙鲂、孙侑”。云阳等谱谓其生子“孙傥(鯈)”。

十九世祖孙倏。该谱云:字士彦,洛阳令。香山等谱谓其“娶冯翊严氏”。万载等谱谓其“字长鱼,娶平阳饶氏”。新安等谱谓其“生子孙躭”。燕兜等谱谓其为“昭阳令”。

二十世祖孙国。该谱云:字明元,尚书郎。余邑等谱谓其“字元明”。香山、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娶范阳张氏”。孙权《天子自序》、鄄城、龙门、城南、云阳、燕兜、香山等谱谓其“字元明”。万载谱谓其“娶毗陵周氏”。

(21到37世)孙躭孙旃孙炎孙匡孙倰孙道恭孙顗孙辉孙纬孙周孙敬仁孙蔚孙伯礼孙孝敏孙仲将孙希庄孙嘉之

二十一世祖孙躭。该谱云:字元志,汉阳太守。富春城南等谱谓其“字元志,配同郡任氏”。云阳等谱谓其“生子孙铭、孙钟。”鄄城等谱写做“孙耽,字元志”。万载等谱谓其“配吴郡冯氏”。香山等谱谓其“配同城任氏”。

二十二世祖孙旃。该谱云:字子之,太原太守。富春龙门等谱谓其“字子文”。

二十三世祖孙炎。该谱云:字叔然,魏明帝时封秘书监不就,人称东吴大儒,以坚子匡为嗣。《三国志·魏书·王郎传》载:“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周大儒。徵为秘书监,不就。”孙叔然就是孙炎,因避晋武帝讳而称其字。

这段世系基本上是沿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世系,如果根据现今所能看到的有关古籍进行考证一下的话,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少。

据《元和姓纂》卷四记载:“五代孙惠蔚,魏光禄大夫。五代孙希庄,唐汉王典签,始居上党涉县,坐生之,襄邑令,宋州同马致仕;生逖、遹、遘、造。逖,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生宿、绎、成、视。

《旧唐书》与《新唐书》中的《孙逖传》都记载说孙逖的祖父孙希庄、父亲是孙嘉之,但是对其更远的世系却没有记载。

《全唐文》中的《宗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是孙逖为其父亲撰写的墓志铭,上面孙逖说“顗五世孙魏光禄大夫惠蔚,为本朝大儒。自时厥后,不损其业。公即光禄元孙也。”。元孙就是玄孙的意思,(《全唐文》系清朝人编著,因避康熙名讳,故改为元孙。)。《尔雅·释亲》云:“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

这个墓志铭上面,孙逖还记载了其曾祖是担任“隋大业中并州晋阳县令”的孙孝敏。这样一来,孙逖祖上的世系就很“明朗”了:

我们下面来了解下孙惠蔚。

孙惠蔚,生于452年,卒于518年,《魏书》有传:“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也,小字陀罗。自言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自道恭至惠蔚世以儒学相传。惠蔚年十三,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流儒肆,有名于冀方┅┅”

孙孝敏,史书中未载其传,但是孙嘉之的墓志铭上说“曾祖孝敏,隋大业中并州晋阳县令”。

这个孙孝敏在“隋大业中”年间任晋阳县令。隋大业即605到618年,而其父孙惠蔚却在518年的时候去世了,两人相差竟然有100多年,一个隋朝人,跨北周、北齐、东魏三个朝代,他们怎么可能是父子关系呢?

显然,孙逖为其父撰写的墓志铭在远祖世系承认属上有漏洞。但是这个漏洞很快就被其家族成员发现了,随后就想法“掩盖”了。

河南省新安县藏有孙逖的三子孙成的墓志铭。其墓志铭云:“君讳成,字思退。孙氏之先,盖齐大夫书之后。晋有长秋卿道恭生顗,避地于魏之武水。故属乐安,后世居焉。顗五代孙惠蔚,仕魏为光禄大夫,以儒学风鉴称。君即光禄玄孙之玄孙也”。

根据上述墓志铭的记载,孙逖家族世系应该是:孙惠蔚孙口口孙口口孙孝敏孙仲将孙希庄孙嘉之孙逖孙成

这样一来,那个明显的漏洞给掩饰了,但是孙惠蔚和孙孝敏中间的那两代人,他却没有自圆其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却说孙惠蔚和孙孝敏是祖孙关系。孙惠蔚出生于452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孙伯礼、孙孝敏、孙仲将、孙希庄等都查不到生卒年月,但是孙嘉之的墓志铭上面记载其出生于657年,孙嘉之与孙惠蔚相差205年,中间相隔4代人,平均41年产生一代人,这个说法又有多少的价值呢?

(38到50世)孙遹孙会孙公绍孙福孙庆孙强孙阜孙灵孙蒸孙稔孙秡孙景商孙偓

该谱记载孙嘉之乃三十七世祖,《全唐文》中录有其墓志。据考,孙嘉之出生于657年,逝世于739年。是谱还记载:四十九世祖是孙景商。孙景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等书中录有其墓志铭。上面记载孙景商出生于793年,逝世于856年。三十七世和四十九世,相差十二代人,但是他们的活动年代却仅仅相差百余年,100余年,12代人,这恐怕有点不太合适吧。

(51到56世)孙德顺孙阑孙训孙沔孙议澍、凝(始迁祖)

睢宁孙氏始迁祖凝、澍二公在该谱中是五十六世,于元末明初时迁徒而来。据考,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凝、澍二公当在这段时间迁徒而来。凝、渤二公与四十九世祖孙景商相差七代人,但是他们相差约五百年。500年七代人,平均七十多年一世人,这合乎常理吗?

再看,是谱记载:五十四世祖孙沔,字元规,生一子肖七,讳议,孙议就是凝、澍二公的父亲。据《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国孙氏世系源流》等书中的孙沔墓志记载:孙沔出生于公元996年,逝世于1066年。近300年的时间,孙沔竟然是凝、澍二公的父亲?这样的世系不值一驳。

1994年,修谱召集人之一的孙远兴宗亲在提供给《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作者陆允昌先生的世系却与其负责撰修的家谱世系点出入:《中国孙氏世系源流》第125页记载: 孙议(肖七公) 生孙十八 (字子俨),十八公生凝、澍二公。1994年版睢宁《孙氏宗谱》卷一第88页记载:孙议 (肖七公) 却是睢宁孙氏始迁祖凝、澍二公的父亲。

其他还有部分世系与史实有误,在此就不做详细考证了。可贵的是2008年睢宁长远、永远、士远等宗亲在续修族谱时发现以上诸多问题,及时更正,恢复原貌,依旧以凝、澍二公为一世祖,并恢复原来的堂号“映雪堂”,这在乱接胡续的现在的确是难得可贵的。

孙氏遗迹

刘圩孙庙:位于庄西南,正殿三,东西厢房各三,大门外侧东西两壁各有石碑一通,现仅存残碑一块。1958年,因建校被毁。

邱集孙氏古祠:建于邱集西大孙庄,正堂三,东屋三。1962年被改为私宅。

梁集孙庙:位于高楼村北首,正殿三,东西厢房各三,解放前夕拆除。

王林孙庙:位于关庙村东南、孙庄东侧。正殿三,东西厢房各三,民国21年被烧毁。

高集孙庙:位于东西两孙庄之间,正殿三,东西厢房各三,南房五间,1950年被拆除。

家族字辈

从第十六世起:硕(叙、步、玉、诗、端、茂、珠、灿)、德(振)、传、家、远、存、仁、继、世、长、从、知、松、茂、聿、启、桂、兰、芳。

碑记列传

孝子孙公碑

孙孝子,名清,字廉夫,世为睢宁人。治葩经,克邑庠弟子员,食公禀,累试未遇。性至孝。幼孤,事母李氏,奉养甘旨,备竭其力。

正德壬申,李氏卒。时刘贼猝至,邑无城守,士民仓惶奔窜,比室皆空。孝子以母柩在堂,弗肯避。亲友咸劝之,孝子曰:“与贼毁母柩,宁杀我!”竟坚守不去,旦夕惟焚香以告天。后三日,贼果至,剽戮人庐,罔护免者,独孝子宅往返不入。未几,贼去复至。孝子仍死守,贼仍不入。

同时,邻里避难多归其家,亦赖以全活,人皆以为孝感所致。明年贼平,邑人义之,白其事于官。前巡按御史江公以闻于上,诏命立石表其行。又二年,今巡按御史张公来按是邑,笃意风化,因询孝子之行,知石未树,即命有司举其事,时顾奉行者,力弗逮。又一月后,余以当道委署邑政,至则急命工磨石,录孝子姓名行实,刻于其上。复作亭覆之,期永久也。

夫古今称孝者,如庐墓、刲股之类,此在人情稍笃亲爱者,亦能之;或又出于矫情干誉之所为,恶足贵也。若贼寇之临,刀锯所加,死生系焉,乃能死守不去,知有亲不知有身,非至孝能如是呼?此则诚可表矣。人伦莫大于忠孝,今表孝子之行,大书于石,使邑之民,观感兴起平居,知君亲忠孝之义,不幸遇事变焉,莫不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不至于弃君亲于路人,则孝子之行,有以启之于风化岂小补哉!此余树石建亭之意也,亦二直指公意也。

时正德十一年岁次丙子春月谷旦,员外郎吴明美拜撰。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所在网址:孙姓溯源:江苏睢宁茅竹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859830108090447&wfr=spider&for=pc

广州海珠:“清单制度”排除办案干扰

正义网电(记者钟亚雅 通讯员莫燕珍 孙麒)“有了‘清单制度’,我们办案的底气就足了。”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反渎局干警王宏卫对记者说。

2015年1月,该院进一步健全管理、监督、追责机制,建立“清单制度”,防止内部人员打探、过问、干预案件,加强对案件经办人的履职保护,确保公正廉洁司法。该院统一制作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登记表》,并随卷宗流转各诉讼环节。要求从案件管理中心受案之日起即由案件经办人负责填写,做到一案一表、一流程一记录。登记表需详细填写过问案件人员姓名、单位、内容、时间,由经办人签名,切实做到全面、如实记录,确保案件全程有据可查。

“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案件经手人和主诉(办)检察官责任,要求对出现过问案件的情况及时上报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排除干扰。明确案件管理部门责任,要求通过电子卷宗实时跟踪掌握登记表的记录情况,并在原有的“案件质量与风险月报表”中增加“内部人员过问案件情况”栏,于月底上报到纪检监察室,防止出现遗漏现象。明确纪检监察部门责任,严格落实案件终身负责制,为全体人员建立司法档案;实行责任倒查问责制,对违反规定的情形及时处理,公开通报。

该院检察长蔡世葵说,自“清单制度”实行以来,该院未出现内部人员打探案情、说情情况。

相关问答

姓孙,给儿子起名?

孙徵烜孙蔚琏孙麒熯孙徵烜孙蔚琏孙麒熯

 辛集市第一中学  邵磊